桂林简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桂林临桂人,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里你认得
TUhjnbcbe - 2022/8/12 20:47:00
中医专治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年4月16日桂林市临桂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公布了第三批桂林市临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

其中有:

1、民间舞蹈:两江龙灯

两江琅琥村龙灯以本土及村里地理文化为依托,由龙灯、龙伞、牌灯、鱼灯、台阁、龙亭、灯笼、乐鼓等组成,是按古时村里传承信仰的祭祀文化开展。

琅琥村龙灯因为花式诸多,各种各样程序繁杂,舞龙表演团队多至百余人,所以也只能几年才出一回龙灯。

一般除夕晚上和元宵节晚上,琅琥村龙灯在村里舞龙祈年,共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说实话,春节就应该搞点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整天*博,大力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家乡点赞。而且现在有些企业做庆典,也会想请龙灯来庆祝,也为这些传统民间舞蹈给企业带来了很强的凝聚力和正能量。

2、民俗:认老庚、桂林市临桂“瑶家三礼”

认老庚这种类似于《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并非亲兄弟胜似亲兄弟的,大伙儿一块玩的好,于是以天地为证,圆月为媒,义结金兰,俗称认老庚。通俗点说就是“拜把子!

瑶家三礼敬茶洗澡接风酒、碗酒串肉、献鲜。3、民间文学:临桂平话、勉语

临桂平话桂林乡下临桂两江的平话,把爷爷叫做一个单音字:公;奶奶也是叫一个单音字:奶。勉语4、传统技艺:糍粑制作工艺、*片糖制作工艺、桂林市临桂回族服饰制作、桂林市临桂回族油香制作工艺、桂林市临桂回族馓子制作工艺

糍粑制作工艺“糍粑”大多数兴起我国南方地区,各个地区的制作方法和寓意也不尽相同。桂林制作的“糍粑”工艺更为细腻,先把上好的糯米蒸熟后使劲杵打,直至糯米饭全都相融在一起,随后再取出糯米浆制成圆团,放进蒸笼蒸熟而成。质地细腻柔韧、洁白精美,趁出笼时热流飘溢时,取出一块再裹上点白砂糖沾着熟豆粉吃上一大口,更加是超级的美味可口、入口的感觉细滑沁甜。是桂林有名的特色小吃的一种。

*片糖制作工艺*片糖多选用当地甘蔗所榨,清香甘甜亮爽。具体做法通常分成七道工艺,即打粉、打浆、调制粉团、擀片切片、炸制、挂浆、成型切块,然后包装而成。

桂林市临桂回族服饰制作回族在元、明时迁入广西,绝大多数分布在今桂林、柳州、南宁,少部分分布在临桂、灵川、阳朔、永福、百色、鹿寨等地。其中旅游景区冠岩所在地,因回族居多还成立了草坪回族乡。

桂林市临桂回族油香制作工艺桂林市临桂回族馓子制作工艺

1
查看完整版本: 桂林临桂人,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里你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