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踏上赛道是年5月的大理马拉松,一年多过去,悦跑圈记录显示:总跑量K,高级跑者,半马跑了40个。参加大大小小正规赛事5场,全是半马,成绩也从六盘水马,抚仙湖马,蒙自马到去年底四川乐山马。
至跨年迎新跑时,立flag,跑量,拿下全马。没想到疫情影响,很多赛事延迟或取消,少了好多的机会。眼见就要过去,跑量已达标,但首个全程马拉松却还在犹豫中。后疫情时代,参加赛事即麻烦,成本还高。更主要还是怕自己实力不够,跑不下来。有两个因素强烈剌激着我。其一跑者里那句名言“半马不是马”,就如烧到50度的水,你能说它是半开水一样。所以说“半马不是马”有它的道理。从出发到终点,越长的距离,感受完全不一样,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跑过42.K才能完完全全体验到跑马的真谛。其二越来越多的赛事直接取消了半程马拉松,跑不下全程马拉松就不可能跑知名的、超大型的马拉松。就连悦跑圈定等级,都用是否跑过全马来界定。别人跑了K,有全马,就是顶级跑者,我K,40个半马,依然是高级跑者,看来高级跑者与顶级跑者就是一个42.K距离。所以跑个全马,突破自己便是我的一个梦。看着就要过去,相继报了成马、广马、厦马。收到的短信都是“**:非常遗憾,你没有中签”。懊恼之极,终于在第一赛道上看到了桂林马拉松的消息。
赶紧的阅读桂林马赛事规则,赶紧报名,还等什么。由于没有全马的完赛证书,怕又中不了签,一直在忐忑中等待。12月的一个晚上,跑友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