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悄然至,叶落,草*,绿渐渐别了北方。我作别北方一路向南,因了心的深处对绿的喜爱与不舍。到达浙西小城常山,却见天空阴雨连绵,水汽氤氲,一团团浓的总也化不开的雾,为一座连着一座绿的山,清澈的河,静卧山中的城披上朦胧神秘的面纱,轻柔,曼妙,时隐时现,宛若仙境,极是的好看。长途乘车,恍惚里心生错觉,我这是来到桂林之境了吗?
说常山风景如画并不过分,说景色宜人恰如其分,连城中一条洁净宽敞的怡情路取名都这般好听令人遐思呢,岂止怡情,尚且养心哩。街心路旁宽大的牌子上,“何处心安,慢城常山”灿烂夺目。驻足牌下,这让我想起一个旧的故事,当年苏东坡一好友唤作柔奴的侍婢随其四处游荡,吃尽苦头,回至京城东坡为其好友接风洗尘随口问柔奴苦也不苦,却见柔奴轻声回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旷达诗意的一代文豪被柔奴身处逆境安之若素的生活姿态惊叹不已,并以一首《定风波》记之。当下俗世里躁动不安,心时常被世风吹的忽一阵高忽一阵低,犹如小舢板风中海上行,摇来晃去,缺少一方适宜之地安存,看来常山是一方养心怡情的好地方喽。
常山属喀斯特地貌,不大的城被群峰环抱,河水缠绕,青山碧水,相依相衔。这是我将常山喻为小桂林的一个首选的因由。我想说的,我在这座玲珑精致的小城两日光景里,一日雨,另一日亦雨。短暂的时光,我无法扶触这座千年以上小城幽深的历史文化,亦无时间去之江源头看个究竟,我只是在同伴忽悠下冒雨去了城外那片当地有名的胡柚园大饱眼福之后大饱口福,其余时间尽在毗邻下榻酒店的东明湖公园里按照我惯有的早晚散步习惯走走转转,转转走走。因此,我对常山这座小城的认识显然是肤浅的,不深不透的,但她给了我一张清新脱俗自然美的名片,一个疑入桂林的美丽错觉并让我一见钟情记住她的真实的梦。桂林的山水是甲了天下的,常山的风景能否与桂林相媲美,他人如何看我不知晓,我并不在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