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为难一个桂林人,那就让他介绍一下本市的景区。
因为说实话,桂林人对景区的了解,肯定还比不上百度。如果要他说说与景区有关的逸闻,兴许能说出点板路。
为了对那些往事(八卦)进行保护性抢救,我把回忆刨了老底,争取有99%的内幕你都知乎不到。
如果其中有些部分,你曾听过,甚至曾见过,恭喜你,暴露年龄了。
象山
你上次爬它,是什么时候?
问起桂林最有名的景点,桂林人会丢给你不做二想的回答:象,鼻,山。
作为一个桂林人,可以没爬过独秀峰,但多数可能爬过象山。虽然早几年市民还没免票时,大家入园都爱走偏门,要么从滨江道的河堤尾溜进去,要么就沿着漓江边走,找撑竹筏的人。
他们收五块钱一位,走偏门水道绕到象山脚下,对旅客的吸引力极大。有幸试过一次,确实有点意思。(不过这种违法项目,当然已经被取缔了。)
懂的人都懂,要是看到一对男女勾肩搭背往山后方向走,跟在后面屁颠屁颠靠近,可能会被打,在象山前拍一组到此一游的照片才是明智之选。
现在走过滨江路,还能从树影中隐隐绰绰窥见那座象鼻和它头顶有点胖乎乎的普贤塔,传闻普贤塔是镇住巨象的宝剑,而“桂林”二字是镇住我的宝剑。
不算冷的冷知识:想看象鼻山的全景,就多观察下附近哪些酒店有楼顶。百度地图搜一下忆咖啡,有惊喜(此处可不是广告)
另外一个冷知识:或许是为了打造网红景点,象山景区在爱情岛上造了个带翅膀的天空之镜,好奇心重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
靖江王城
走正门进去的都是游客
本地人从来只走侧门
王城对于桂林人,已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此时音乐声回荡耳旁)。
早些年它老有意思了,卖古玩的扎推,各种门道多得很,行货黑话多了去,反正家家都是祖传,但你如果不买,就千万别碰。
而正对着王城大门的那一溜,称得上算命一条街,摸骨看相、辨痣测字,桂林各路的“大仙”天天争相献艺。红布一铺,墨镜一戴,小凳一坐,“妹崽,帮你看个手相啊”,有缘人永远不缺。
至于王城里有些什么,许多人心里倒是已模糊了。
而今市民走侧门进去仍不收钱,算是大家心照不宣的默契,但核心景区已封闭了起来。
一次性进去的人太多也是不可以的,必须分批进入,假装互不相识,带着三分无聊,三分忧郁,四分漫不经心,这样才不会被保安拦住。(这并不是教你逃票)
隐约记得打篮球的少年、大草坪的笑声、微风拂过林荫道,还有夕阳印在明*色外墙上,投下枝叶的碎影。
这些年来,王城依旧在,虽然感觉上它已不再和桂林人亲近了,坊间流传的怪志异谈也以渐渐消弭。。
冷知识1:“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原文,原版就刻在王城内的独秀峰下,第一个找到并留言的朋友,可以获得一份小小礼品
冷知识2:王城内有一处纪念中山先生的“中山不死”纪念碑,源自年孙中山督师北伐时驻节于此,据说他还曾亲手种了两棵树
冷知识3:靖江王城的四个城门其实都有名字,东南西北依次是体仁门、端礼门、遵义门、广智门
逍遥楼
一夜之间建好的逍遥楼
其实蓄谋已久
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桂林市中心不去逍遥楼看看,某种意义上亏大了,因为它不收费。
在16年之前,桂林市民几乎不知道这座城市原来有座逍遥楼,甚至问问住在附近的老居民,也没几个知道。
图源:壹米网线逍遥楼在历史上数次毁于天灾人祸,屡建屡毁,屡毁屡建,这次还原算是最符合原设计的。
话说回来,逍遥楼下有个出自颜真卿的“逍遥楼碑”,但肯定连他本人都会诧异,毕竟本尊从来没来过桂林。
这块碑曾在普陀山一座亭阁内被精心照料,至于为何会出现在桂林,实为颜真卿的忠粉,某位唐代南下官员从当时山西蒲州带来的摹刻之作。
在逍遥楼上拍一组古装照,不仅是古装爱好者们的默契,也是网红的必选打卡点,去上面走一圈,也许能遇到一两个当下网红做直播。
冷知识:在某些广告里,夜景的逍遥楼时常会和日景的独秀峰相遇,这算不算是桂林迷惑大赏?
日月双塔
可能大部分桂林人
都没花钱上去过
勤(shi)劳(cai)朴(ru)素(ming)的桂林人,懂得合理分配每个月开销支出,这是门大学问,所以,桂林市民大多没有爬过日月双塔。
问他们有没有上过日月双塔,可能就和问武汉人有没有上过*鹤楼一样,别问为什么,因为大家也说不上来具体缘由,似乎去爬日月双塔,不像个合格桂林人会做的事。
愿意掏上几十块进去一游的,多半为了陪远道而来的朋友,如果有个愿意花钱陪你爬日月双塔的桂林人,记得把他备注改成“不合格桂林人(合格的朋友)”。
图源:壹米网线
补充最后一个冷知识:双塔有非常多的角度,如果你厌了抬头看,可以试试去阳桥头佰迪乐
剧透了桂林景点的这么多事
本期粉丝福利认真地准备了给你
以桂林经典地标创作的中秋礼盒
是也桂林今年小小的尝试
卷(zhuan)发本文并在留言区写出你心中的#桂林景点板路#选一位朋友送一份礼盒
可能是最走心的可能是最劲爆的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