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简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桂林阳朔空难
TUhjnbcbe - 2021/6/29 20:34:00

空难,即飞行灾难,指飞机等在飞行中发生故障、遭遇自然灾害或其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灾难。指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或人为因素造成的飞机失事,并由此带来灾难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近年,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马航mh事故,年11月30日天。马航M调查组正式解散。

而在空难的历史上,有一起空难被称为史上最诡异的空难,机上人员全部遇难,最恐怖的是没有一具完整尸体!

这就是发生在年的桂林阳朔空难。

年11月24日清晨,南方航空公司一架波音型号飞机,从广州白云机场起飞,机上共有乘客人,机组人员8人,执行航班飞往桂林的任务。整个飞行时间是在50-60分钟之间,航程并不算远。

飞机07时17分从广州起飞,航线飞行高度米。

07时41分进入桂林指挥区。

07时42分,飞机报告预达桂林时间07时55分。

07时46分,飞机报告高度米,距桂林机场25海里。

07时50分45秒,飞机请求高度米通场加入三边,塔台回答“可以”。

不到两年机龄的新飞机。当机组请求进入三边飞行准备着陆并获得许可后,07时50分49秒,飞机回答明白,随后就杳无音信了。

大约7时54分,人们发现飞机坠毁在了阳朔天马山。这次事故是当时波音最大的空难,也是当时中国大陆境内最大的空难,飞机上人全部遇难。

在机上的乘客中,有外国乘客3人(其中加拿大1人,西班牙2人),台湾乘客9人和1名澳门乘客。

年11月24日07时54分左右,在桂林地区阳朔县土岭镇白屯桥村撞山失事,机上人全部遇难,飞机粉碎性裂解.飞机失事的现场位于广西阳朔县杨堤乡内。距出事地点最近的村庄──土岭村公所白屯桥自然村。

据几位首次听到飞机失事的村民说,他们在24日上午07时50分左右,先是听到后山传来一声巨响,接着看见头上升起浓浓的黑烟。一刹那间,黑烟就成了一个数十米高的大火球,大火在山上燃烧了20来分钟。当时听到爆炸声的土岭村公所*支书*上福跑出家门,见飞机失事,急忙召集民兵负责维护现场,自己骑上单车找电话报警,及时向乡*府报告了飞机失事的地点。

事故现场非常惨烈,飞机残骸过于破碎,没有一具完整的遗体,最终也只收集到了飞机重量6%的残骸,而两个黑匣子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线索极度缺乏给飞机事故分析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那天清早,突然接到命令,叫我们全副武装,说有人劫机,”武警桂林支队的一位战士回忆道,“后来不去机场去现场才知道是飞机失事了。”

“我看见了一个人头,上面还有头发。”一位现场工作人员说。“太惨了,什么东西都是碎的,只看见一只手腕和脚背。”另一位目击者说。“飞机的轴插进地里,拔都拔不出来。”一位武警上士说。他们的任务是寻找“黑匣子”(飞行记录器)。直到次日早晨5时,救援人员才找到了“黑匣子”。这个宽、高各30厘米,长45厘米的桔红色盒子已严重破损,当即送往上海检验。

阳朔空难的乘员全部粉身碎骨,现场没有找到一具完整的尸体。曾参与现场救援的人员事后回忆说:“到了山顶,那里的场景才叫触目惊心,在一百多平米的空地上到处都是碎肉,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足见当时爆炸的惨烈。”

当时所有上山的部队所检到的最大的一块人体组织就是一只手掌和其他地方找到的一张人皮。

是什么样的力量导致了如此“粉身碎骨”的结果至今不得而知。

25日晚,第一批遇难者家属共40余名分别从广东、福建等地赶到桂林。此次空难,遇难者中人数最多的是广西、广东、上海、天津……等地的人。

空难一发生,就有各自假说在网络上肆意。比如:飞机失控说、UFO偷袭说、导弹误击落说、恐怖袭击说……

飞机失控说:

从公布的资料看应该是飞机失控了,7时50分飞机在米的空中飞行,7时52分飞机在米的空中飞行,与塔台通话并按照桂林机场指挥塔的导航“作方块穿云降落“,7时54分撞击在米高的山坡。

在1分钟时间内下坠米绝非正常现象,但该机年5月起交付使用,至失事日,共飞行了多小时,着陆多次。由于波音飞机均有光纤导航设备等先进仪器,可以不靠飞行操纵,凭模式安全抵达目的地。因此,就飞机本身而言,似乎不存在失控的原因。

有专家认为,失控“可能是有爆炸物把飞机操纵系统破坏了”,“也可能是发动机发生意想不到的情况”,在此,并不否认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但从技术分析上来看,这是不可能的。

除了失控以外,机长也有可能因为判断失误造成飞机的失控,但根据机长家人称,他是中国最高等的飞行员,技术是全能的,况且身体健康,做事情也非常谨慎。

而机场的负责人也表示,机长的驾驶经验丰富不可能撞山。更何况,即便一时头脑发热,导致飞机失衡,也不至于失控坠毁,也不可能如此“惊心动魄”,1分钟时间内下坠米。

神秘力量说:

在排除了上述种种造成飞机失控的可能性后,许多消息来源把想象力推展到了人类认识的最神秘领域。

80年代,美国柏杜大学物理学教授发现新的力:反引力,这是一种极其微弱的排斥力,这对于万有引力理论提出了挑战,至今众说纷纭。

虽然地球上存在着很多目前还无法解释的谜团,但神秘领域对于人类来说还是一片未知,用这些来解释此次空难似乎也站不住脚。

至于究竟是神秘三角区还是人为技术造成的此次灾难,我们无从得知了,但还是希望逝者安息。

恐怖袭击说:

年12月2日,新华社播发一则通讯稿,题为“桂林空难绝非‘劫机’‘打斗’造成”。文中说:“香港《华侨日报》11月29日引用‘中国民用航空局高层人士’的话报道说,桂林空难是由于有人劫机发生打斗造成的,并称我民航当局‘企图掩盖黑盒资料’。”对此,中国民航局发言人指出:“11.24”空难发生后,该报并未向我有关方面申请到现场采访。‘中国民用航空局高层人士’近日也未接受过其记者采访。

发言人说,对空难的调查正在紧张进行。鉴于“黑匣子”严重损坏,中国民航局在组织专家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同时,也已邀请包括美国交通运输安全委员会在内的外国专家参与调查与分析。从各方面搜集到的资料和情况显示,此次空难绝非“劫机”、“打斗”造成的,空难现场也未发现任何“乘客留言纸”或所谓“遗嘱”。《华侨日报》编造情节,诬我民航局“视人命如草芥”,充分暴露了其惯于造谣的伎俩。

UFO说:

有人翻阅当地《桂林日报》时,却在11月8日的版面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就在飞机失事所在地的杨堤乡,10月31日晚上,有十几个人曾看到天空出现不明飞行光源,其光源为橘红色扫帚状,光源共有3个,在天空均匀分布并按逆时针方向盘旋,七八分钟后消失。有关专家称,可能是晚上天空雷雨撞击出现的火球。

即使那些目睹了失事现场的*府官员,包括民航系统的人员,都无法解释飞机失事的原因。“只能用离奇来形容此次空难。”一位民航专家指着一堆堆飞机碎体,不解地说道。

年11月24日,某航空公司波音—型号飞机执行广州——桂林航班任务,7时52分左右,在桂林地区阳朔县土岭镇白屯桥村撞山失事,机上人全部遇难,飞机粉碎性裂解,受国务院委托,由民航总局牵头,与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全国总工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桂林市人民*府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根据国际民航公约附件十三的规定,还邀请了美国交通运输安全委员会、美国联邦航空局、波音公司、CFMI发动机制造厂的专家作为观察员。

号飞机07时17分从广州起飞,航线飞行高度米。07时41分进入桂林指挥区。07时42分,飞机报告预达桂林时间07时55分。07时46分,飞机报告高度米,距桂林机场25海里。07时50分45秒,飞机请求高度米通场加入三边,塔台回答“可以”。07时50分49秒,飞机回答明白,此后便失去联系。根据飞机记录器判断,失事时间大约在07时52分04秒。

根据调查情况,机组的技术状况是胜任该次飞行任务的,身体也处于良好状态。72小时之内没有生病、服药、饮酒,也没有其他问题。

查阅有关技术资料,从11月20日起,该机右发自动油门反应迟缓,虽经检修,但未能彻底排除。

撞击点海拔米。从撞击痕迹判断,飞机是呈接近90°的右坡度侧着撞山的,机头朝向°~°,飞机粉碎,散落物在撞击方向的前面和右侧。当时现场失火,地面杂草被烧,但一些树木烧得不严重。

残骸搜集工作比较困难。由于是撞击后粉碎性裂解,大部分残骸已找不到或流失,只找回一小部分,其中有驾驶舱挡风玻璃和机身结构小碎片,以及一些发动机零件。

、数据记录器找到,但保护壳体被撞裂,记录磁带断开,断口处有被烧焦痕迹;话音记录器没有找到。

调查组沿飞机失事前的航迹,走访了11个点的近40名目击者,他们对飞机失事前的状况的描述各有所异,不便引以为证。

当天广州至桂林航路为层积云和高积云,云底高米,没有危险天气现象;桂林机场8点钟天气实况为:8/8层积云,云底高米,能见度大于10公里,无降雨和其他天气现象。

经调查,失事前飞行指挥相通讯导航设备运转正常。

经公安部门调查,排除暴力劫持、人为破坏及外来物干扰等因素。

从飞行数据记录器解析情况看右发自动油门随动性不好。不能随飞机姿态的改变而自动调节,其中有两次比较明显;第一次是飞机从广州起飞后爬升到预定高度米改为平飞后,右发油门仍停留在爬升推力状态的41°,右发Nl(低压气机转速)保持92%不变。为保持平飞,左发油门自动调到慢车位,左发N1也跟着下降到40%;第二次是当飞机已临近桂林机场,下降高度到2米改为平飞后,这时发动机推力应从慢车状态加上去,但右发油门没有动,仍在慢车8°位,N1为35%,为保持平飞,左发油门自动增大,由8°增加到41°,N1为88%。

以上两次自动油门故障过程中,发动机燃油流量、排气温度、振动值以及N1、N2转速变化都是正常的。因此可以排除动机本体机械故障。

初始进行直到失事阶段的操纵方式及参数变化情况,作出原因分析。

自动油门故障机组措施不当

1.飞机从下降改为平飞之后,由于右发自动油门故障,不能随动,仍保持在下降时的8°慢车位。为获得平飞推力,左发自动油门由8°增加到41°由于左、右发油门不一致,推力相差很大,,因此,飞机随之向右偏转。

2.在此情况下,自动驾驶仪控制副翼进行修正。左副翼逐渐上偏5°右副翼逐渐下偏至3.5°。按照该机型设计特点,副翼角度只能调到这个位置。但是,这不足以克服由于两台发动机不平衡所造成的向右偏转力距,因此,飞机继续以1°~2°/的滚转率向右增大坡度,并向右偏转。

3.当飞机继续向有滚转,坡度达到46°时,机组突然错误地向右压坡度。左副翼由上偏5°突然变为向下偏到11°。右副冀由下偏3~5°突然变为向上偏到13°。从而加速了飞机向右滚转。滚转率由1°~2°/秒变为12°/秒。到撞山前3秒钟时,飞机向右滚转到°;在滚转的同时,有一猛烈拉杆动作,加速了飞机俯冲。

 

造成事故的原因,是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出现右发油门不能随动,导致左、右发动机推力不平衡,飞机向右滚转时,机组没有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后又处置错误,以致撞山失事。

用鲜血换来的对这次事故调查组总结了教训:

1.从11月20日起,该机右发自动油门反应迟缓,虽经检修,但未能彻底排除,飞行中又重复出现。为认真接受教训,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除加强飞机检修,彻底排故外,一旦遇到这种故障,机务人员应通知机组不要使用自动油门;飞行中一旦遇到自动油门故障时,驾驶员应关闭自动油门,而改用人工操纵。

2.在右发自动油门故障后的一分多钟,发动机推力、飞机姿态变化都比较多,而机组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贻误了时机。广大飞行人员应牢记这次血的教训,自觉养成严格的飞行作风。每次飞行,精力要十分集中,不能做与飞行无关的事情,要随时注意仪表和飞机姿态的变化,不可过分依赖自动驾驶。一旦发生特殊情况,要沉着、冷静、准确地进行处理。搞好机组内部的合理分工,加强协作配合,防止顾此失彼,精力分散。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几个解释不清的疑点。

黑匣子严重破坏

阳朔空难的黑匣子由飞行记录器和座舱交谈记录器两部分组成,通常是了解空难发生原因的唯一线索。

因而对黑匣子的要求很苛刻,必须经受得起高温、高压、爆炸、震动而不损坏,所以其牢固性可想而知。

然而,在11月25日上午10时50分找到的黑匣子却破损严重,内外两层均被撞开,虽经专家竭力破译,仍然不完整,空难原因的重要依据不足。

消失的飞机尾翼

按照一般情况,飞机失事,其尾翼大多保存完好。然而,这次阳朔空难的波音飞机尾翼没找到,而且,也不见其他大件飞机残骸。最大的残骸是飞机的轮子。50吨重的飞机,仅收集到2吨碎片。按照飞机撞山的山头部位与残骸散落部位仅数百米来判断,应该留下大件残骸,而现场最大的残骸只有一平方米。最大的一块也只有1平方米。据说,被前苏联导弹击落的韩国客机,也没有发生这么严重的破损。

乘员全部粉身碎骨

阳朔空难的乘员(名乘客和8名机组人员)全部粉身碎骨,现场没有找到一具完整的尸体。在飞机坠毁2个小时后就赶到现场的武警桂林支队、桂林市和阳朔县的公安干警、桂林陆*学院和医院等各部门的抢救人员,在现场没有找到一具完整的尸体,连残肢断臂也没拣到,只发现一只手掌和一块头皮。这样的严重程度在空难中又是史无前例的。是什么样的力量导致如此“粉身碎骨”的结果至今不得而知。

同一航路,同一平面,两次空难

年4月26日,一架广州飞往桂林的三叉戟飞机也在阳朔撞山,机组8人和旅客人全部遇难,也是粉碎性解体。因此人们把想象力推展到了人类认识的最神秘领域,有人曾大胆推测,在桂林、阳朔、恭城三地之间,是否存在一个神秘的大三角区,为何两架从广州飞桂林的飞机均在此区域内失事呢?

愿每次起飞降落都平安!

(以上资料来源网络,进行汇总编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桂林阳朔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