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简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志愿者把爱与奉献汇聚桂林
TUhjnbcbe - 2021/5/3 1:13:00
只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今天是学雷锋日,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近年来,桂林市不断推进全市志愿服务制度化水平,健全工作体系;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在扶贫帮困、医疗救助、文明礼仪传播、环境保护和大型活动等重要领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据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桂林市在广西志愿服务网线上登记志愿团队多支;注册志愿者多万人,活跃度74.23%,志愿者注册总人数和活跃度居广西前列,倡导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在全城传递着温暖与感动。

防控疫情:年轻的肩膀扛起重担
  

志愿者这个温暖的名字,在一年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增添了新的成色。一呼百应,他们用年轻的肩膀扛起战“疫”使命,让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战“疫”志愿者队伍就在市民中间,他们中有医生、护士,也有警察、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学生……医院内分泌科护士王亚婷,是一名“90后”共青团员,也是广西第六批援鄂医疗队员。医院后湖院区战斗的34个日夜里,她除了对患者进行生活上的护理,还要负责病区的清洁和消*工作,一个班6小时,常常累得话都不想说。可她心中有个信念——“再黑的夜也有黎明”,只要万众一心,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战“疫”中,市公安局七星分局刑警大队青年民警蒋德志加入了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他被抽调到辖区尧山高速公路出口体温检测卡口执勤,与同事一起轮班24小时值守。去年2月3日,蒋德志和同事在工作中掌握到辖区有人非法销售假冒伪劣口罩,经辗转桂林市5城区、7个县,将4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追缴口罩2万多只。
  

除了他们,还有更多的志愿者团体活跃在桂林战“疫”中。年2月4日,是桂林市蓝天救援队队长莫日华和队员们全力支援桂林抗疫一线的第十天。每天早上8时,莫日华和队员们各就各位,将爱心企业捐赠的口罩等医疗物资运送到医疗一线。疫情发生以来,每天从早到晚,奔波在桂林城市的每个角落,竭尽所能提供服务。
  

在灵川镇*委发布战“疫”志愿者招募令后,不到6小时就有近百名志愿者报名。在这些志愿者中,有一起值守无物业小区的“夫妻档”*员志愿者,有回到家乡的大学生,还有退伍不褪色的退役*人志愿者……
  

据统计,在年疫情防控期间,桂林团市委发布青年志愿者、青年突击队招募令,全市(含县区)共招募余名志愿者加入到桂林青年防疫志愿应急服务队,同时驻桂林高校、新兴青年群体组建了桂林市青年防疫志愿者线上助学支教服务队,在线上为全市有需求的中小学生开展作业辅导以及心理教育和疫情防护知识等课程,共组织余名高校教师和志愿者为名中小学生提供线上助学服务。
  

去年3月,在年桂林市“学雷锋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月”活动中,又组建18支青年防疫志愿服务队,协同驻桂7所高校团委组建8支青年防疫志愿者线上助学服务队,发动全市基层团组织组建近百支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助力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的志愿服务,传播志愿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赢“防疫”阻击战。


   助力教育:播撒爱和希望
  

在抗疫“战场”之外,过去的一年中,在桂林脱贫攻坚、助学助教等多个领域都能看到志愿者们的身影。
  

年5月9日,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李莎在返回龙胜支教学校的途中发生车祸不幸罹难,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了最绚烂的年华。在广大的桂北乡村,还有许多像李莎一样,从大山里走出,又努力回到大山的青年志愿者。他们远离父母和同学,告别城市的优越和喧嚣,用自己的脚步和双手丈量着这块陌生的土地,一边播撒爱和希望又一边独自抵挡着孤独寂寞,用行动践行梦想,用奉献书写人生。
  

成立于年的桂林市助学联合会组织会员和爱心志愿者用实际行动传递公益力量,致力于帮助困境学生完成学业,改善山区办学条件,助力孩子们实现求学成才梦想,打造了一对一助学、1元故事、梦想石画、有书计划、“同一片天空下”公益夏令营等品牌项目。其中,“1元故事”作为其品牌公益项目,通过给寄宿学生播放睡前故事的方式安抚情绪和拓展视野,现已为桂林地区所寄宿制学校安装了“1元故事”睡前广播系统,在年广西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以总决赛最高分的成绩荣获广西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特别奖。
  

去年10月30日,作为“1元故事”项目的升级拓展活动、“为爱发声语言艺术大课堂”走进“1元故事”优秀项目实施学校——全州县安和中心小学,学生们以朗诵、演讲、讲故事等形式上台表演,邀请具有专业资质的语言艺术老师现身说法、现场教学,让同学们从“听”转向“说”,爱上语言表达,推广普通话。
  

广西师范大学百灵鸟公益团队去年被推选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这是广西第一支
  

秀峰区“妈妈夜校”社区家庭教育项目被推选为年全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推选活动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并荣获广西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第五届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桂林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解东社区*委书记、秀峰街道微公益联盟志愿者协会秘书长车志龙说,目前“妈妈夜校”社区家庭教育项目已有3支专业且稳定的志愿者团队和4名讲师及13名志愿者提供服务,从年7月社区推出第一堂课至今,已服务了余人,同时根据居民需求,细分了家庭教育课、周三会客厅和绘本课堂3种课程,帮助家长解决教育孩子的问题。

扶贫帮困: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还有很多默默奉献在农村基层卫生、农技、扶贫等岗位的志愿者少为人知,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积极开展公益活动,成为推动桂林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力量。


  

从桂林理工大学博文学院毕业的陶瑞宇来自合浦,去年作为志愿者服务于资源县两水苗族乡人民*府。身为大学生*员的他,不仅负责乡里的*建、宣传工作,协助**办日常工作,还有不少扶贫的具体事务,再加上本身志愿者的工作,身上的担子着实不轻。去年该乡6个村委都是贫困村,其中烟竹村委还是极度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是头等大事。忙完乡里的事情,陶瑞宇还要爬几个小时的山路走访调查,为贫困户们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陶瑞宇说:“家里条件不好,上大学时候我读书靠的是国家给的奖学金、助学金,要毕业了我选择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基层去,就是打算来吃苦的,就是来磨砺自己的。”
  

这些在父母眼中也都还是孩子的年轻人,怀着对这座城市深沉的爱,肩负起了很多同龄人不曾想到的使命和担当。
  

从年开始,桂林市文明办决定在全市开展“农村扶贫济困”“社区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旨在推动“学习雷锋·天天志愿有服务”落地落实。市文明办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志愿者将深入农村、社区开展慰问、送技术、送健康、送文化、资助、陪伴、家*、教育、环保等内容的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志愿者在帮扶农村、社区贫困人员、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群体中的作用,以提供志愿服务的方式使遇到困难、渴望帮助的人得到及时关爱,帮助其改善生活状况,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营造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促进文明桂林建设。倡导文明: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
  

桂林市积极引导志愿服务融入“桂林城市桂林人建,桂林城市桂林人管”,倡导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为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1月15日,市妇联在位于文明路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暨三八红旗手工作室开展“送福迎新春”巾帼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广西三八红旗手、巾帼志愿者、书画爱好者,现场挥毫泼墨,为市民送“福”。
  

1月22日,市城管委组织委系统的志愿者们结合爱国卫生运动,走进叠彩街道办,开展以“绿水青山”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垃圾分类,清扫社区卫生,给居民一个干净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清洁环境的意识。


  

据悉,年以来,我市扎实推进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各项工作,年3月,桂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挂牌运行,全市17个县(市、区)在全区率先实现挂牌全覆盖,以志愿服务为抓手调动各方力量,以整合资源为重点,打造理论宣讲、道德教育服务、群众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等十大平台。截至目前,全市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个,实现县、乡、村全覆盖,同时,充分发挥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作用,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为推进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志愿服务力量。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形式是志愿服务。桂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自成立以来,按照“一个目标、四个定位、五项工作、三个到位、六种能力”的总要求,组建志愿队伍,整合各类资源,创新服务模式。
  

今年2月,桂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布今年志愿服务活动计划。为进一步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品牌化,年,在桂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桂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的统筹协调下,经全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精心策划,共征集了38项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项目,涉及文明实践、体育健身、扶贫帮困、法律服务、医疗卫生、科普宣传、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文艺、助学职教、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号召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响应,发挥特长优势,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学校,争做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践行者,将志愿服务活动切实融入到文明城市建设、基层*建、社区服务和群众日常生活中,以面对面、心贴心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用真情奉献社会,让广大群众得到实惠,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大美桂林建设增色添彩。 

来源丨桂林日报、桂林晚报

桂林市文明办官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志愿者把爱与奉献汇聚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