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是一种精神,
更是一种信仰!
匠心,是一种态度,
更是一种情怀与信念!
让孩子了解桂林漆器制作的精髓,
体验桂林漆器在传承与创新中感受中华工匠精神!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我们总固执的以为:
闲逸潇洒的生活一定要到林泉野径去才能体会得到。
却忽略了繁华都市的身边也有很多美好的东西!
忙忙碌碌、无暇他顾的您
请随我们的脚步
走进美丽神秘的非遗项目
上面这些华美大气、光润瑰丽的器具就是
它不在北京,不在西安,不在深山老林
它就在桂林,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
桂林漆器亲子体验课程
时间:年7月6日(周六),上午09:00-12:00。
地点:桂林雁山区园博园内(请自驾车准时到达园博园南门)
费用:成人55元/人,小孩元/人。(适合6岁以上儿童)
成人:55元/人,含:a、桂林园博园正门(南门)至桂林漆器传承基地往返电瓶车接送服务;b、基地场馆制作流程讲解;c、桂林漆器文化讲堂,由桂林漆器传承人进行桂林漆器文化讲座;d、桂林园博园园区游览(不含游园电瓶车)。
小孩元/人,含:a、桂林园博园正门(南门)至桂林漆器传承基地往返电瓶车接送服务;b、基地场馆制作流程讲解;c、桂林漆器文化讲堂,由桂林漆器传承人进行桂林漆器文化讲座;d、桂林漆器制作体验,木碗、木碟木质胎体一个及制作时所用定量大漆;e、研学体验作品后续干燥等工序,整个过程需要10天完成,由桂林漆器传承基地员工代为完成;f、研学学生制作的漆器作品及包装;g、桂林园博园园区游览(不含游园电瓶车)。
活动流程
桂林漆器简介
从明朝时候起,桂林人用植物的枝干根茎或动物骨角、贝类,打磨后外形保留一定天然物的特征,使用天然漆进行加工制作成漆器,有酒水容器、文房水盂、笔搁等。这些漆器轻薄坚固,由于天然性胎体的多变,造型和漆层变化丰富而呈现不同的图案。桂林的天然胎漆器不但具有审美价值也具有实用价值,且非常具有地方代表性。
桂林漆器的胎体材料为竹根、葫芦、灵芝、贝壳等天然材料,而最常用的是凤尾竹竹根,形状各异的竹根苍劲古朴,有着桂林山水的气韵。
漆是从龙胜、资源等地海拔米以上深山的漆树采集而来,是纯天然的植物漆。
桂林漆器制作流程简介
选材选材-烘干-制胎,大概需要3个月
晒漆,调漆,上漆、上漆、上漆、上漆......大概需要3个月
打磨抛光,大概需要1个礼拜
光彩夺目的成品,需要半年以上
说起来简单的工艺,却要付出很长的时间来制作,做一套漆器往往要花一年以上的时间。
漆器的制作工艺耗时太长,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更谈不上规模化制作,生存状态岌岌可危。而目前中国也只有桂林有专门的传承基地在继续制作传统的漆器。桂林漆器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人们渐渐地了解它,也更喜欢它了。
导师简介
王伯杨,男,汉族,年9月生,籍贯广西临桂,桂林漆器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现为中国文物学会漆器珐琅器专业委员会理事,桂林漆器代表性传承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化遗产研究所副所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课外导师,桂林市象山区*协常委,桂林市象山书画院副院长,桂林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桂林香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王叔淮,汉族,年生。生于漆工家庭,家族五代人从事漆器制作。
桂林漆器代表性传承人。
擅长利用传统天然材料制作漆器胎体。作品从漆茶盘,茶台,漆茶桌,漆大板等大件漆器,到犀皮漆茶杯,酒杯,柚子罐等小件漆器,题材广泛,天然胎为其最大特征。
注:导师们都很忙,指导老师由活动当天实际情况而定。
......
基地内有太多太多震撼美丽的东西
这里我们不做过多赘述
等你来和我们一起探索
一起揭开桂林漆器的神秘面纱
......
长按识别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