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简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既沿海又临近粤港澳,为什么广西却发展不起
TUhjnbcbe - 2025/8/14 13:17:00

文/城市情报社,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沿海的省份并不多,且大多数都是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但唯一一个划分到西部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的沿海省份就是广西了。广西地处华南地区,拥有三个沿海城市,坐拥中国大西南的出海口,中国和东盟的桥梁窗口,又毗邻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区位优势可谓极具竞争力。

然而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广西并没有利用好独特的地理位置实现经济腾飞,反而近年经济开始裹足不前,与广东的差距越来越大,逐渐被江西、云南等内陆省份赶超。

在中国版图中,广西是唯一一个划分到西

年广东GDP突破了10万亿,广西还在2万亿上下徘徊,GDP甚至还不敌一个深圳市,两省经济落差之大,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对比的真实写照。年广西GDP位列全国第17位,人均GDP全国排名第26位,到了年广西GDP已滑落至19位,人均GDP滑落至29位。

十年前,地处内陆的江西在GDP总量、人均GDP均落后于广西,到了年江西已实现对广西的赶超,此后一绝骑尘。不仅如此,就连曾经的难兄难弟贵州、云南近年的发展也在抛离广西,年云南经济总量超越广西,贵州经济增速连续八年领跑全国,与广西的差距在缩小。

反观广西,这十年的经济发展裹足不前,在四普数据修订后,年的GDP更是惨遭核减,是南方地区的两个挤水分的省份之一,另一个是湖南。

广西这个坐拥大西南出海口,地理位置极佳的省份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来源西一安鲜

01失去的三个十年机遇期

广西可以说从来就不缺发展机遇。上个世纪50年代,广西成立壮族自治区,国家为了扶持广西发展,把原先属于广东的钦防北沿海部分整体划给了广西,让广西成为拥有出海口的省份之一。

年,广西的北海成为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享受更加灵活的开放政策。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广西成为唯一一个划入到西部地区的沿海省份,享受国家的西部开发政策红利。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序幕拉开,广西成为与东盟对接的桥头堡。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获国务院批复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等。

但凡抓住一次机遇,广西这艘经济大船都能稳步前行,但很可惜每一次机遇广西都完美错过。

我们先说说第一个十年机遇。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沿海开始,以点带面,推动发展。当时沿海的省份都有一个“明星城市”享受国家沿海开放政策,辽宁有大连、山东有青岛、浙江有宁波、福建有厦门、广东有湛江等,而广西则是北海。虽然广西的经济基础不能和江浙、珠三角这些传统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但起码和福建处于一个起跑点。

为什么这么说?改革开放初期的福建与广西有很多相似点,第一、都处于边防前沿;第二、都没有一个发达的大城市,也不临近传统的发达地区;第三、经济基础薄弱都需要自力更生,但广西的地理禀赋条件要好于多山的福建。

然而,就是这样两个经济基础差不多的省份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厦门被确立为经济特区后,福建投入大量资源去发展厦门,建设起贯穿起福厦漳泉的高速公路,吸引了不少台商、港商前来投资,虽然厦门后来没有发展成为类似深圳这样的特大城市,但也成为了福建的一个经济重镇,形成与福州、泉州并列的三个增长极带动了福建的崛起。

而北海被确立为沿海开放城市后,广西并没有把太多的资源拿去建设北海,至少在交通规划上是个败笔,广西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不是先修通北海到南宁,而是先修通柳州至桂林,北海的机场等级也没有桂林高。交通建设长期滞后,使得北海没有连接首府南宁的高速公路,也没有去往珠三角的快速通道,错失了承接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的绝佳时机。另一方面,北海当时的领导改革的步子迈的不够大,以至于北海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

进入90年代,看着别的沿海城市搞的风生水起,北海开始着急了。这个时候,房地产行业刚好兴起,于是北海大搞房地产开发,但好时光不长,年国家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北海与海南一起成为房地产泡沫破裂的重灾区,经济从此一蹶不振,在沿海城市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北海市容

到了90年代中后期,广西吸取了没有充分发展沿海地区的教训,开始整合资源谋划西南出海大通道发展。但这次广西改变了以北海为中心的发展战略,选择了防城港。在主政者眼里防城港的有自然深水港,与南宁直线距离更近,北海处于出海口末梢,不利于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设,这次战略调整,为后来北钦防港口恶性竞争埋下了隐患。

九十年中后期防城港被确立为北部湾龙头

年广西修建了南宁到防城港的铁路,年南昆铁路通车,让广西看到了打通“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希望。这条铁路直插贵州、云南腹地,如果能利用好南昆-南防铁路大道通,西南的货物就能源源不断的借助北部湾港口出海,到时广西的沿海地区会发展成为类似珠三角的产业基地。

但事与愿违,这只是广西一厢情愿,贵州、云南并不积极,当时贵州主政者毫不掩饰的提出建设贵广铁路,跨过广西,直接对接珠三角,这让广西吃了闭门羹。另一方面,当时广西的财力也有限,广西西部、北部到北部湾沿海的公路、铁路没能建起来,最后西南出海大通道概念也没在提及。

年南昆铁路贯通

一直到了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拉开序幕,再次燃起了广西的“西南出海大通道”之梦。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广西有了一定的财力,开始大力修建高速公路和铁路,年到年,广西高速公路里程从.4公里跃升至公里,这些高速公路主要建设在广西的西部和北部,与云南、贵州、湖南形成密集联系。

斗转星移,等广西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建设起来了,大西南的货物也已悄悄地改走贵港内河顺着西江—珠江流向广东了。-年贵港港一跃成为广西第一大港,超过了北部湾三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吞吐量,这让广西感到非常困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一方面货物走贵港的内河运输的成本更低,更省事,另一方面广东的港口条件好,通关效率高,比广西更有优势。除此之外,北部湾龙头的调整,导致钦北防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很好的协同效应,也没充分发挥出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作用。

-年间贵港货物吞吐量70%的来自云贵川

交通部数据显示,年,北部湾三个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为2.4亿吨,不及广东湛江一港3亿吨的量。从北部湾港口货物来源地看,总体上以广西本地特别是北部湾地区为主,约50%来自北海、钦州、防城港3市,30%来自广西区内其他地区,15%来自周边滇黔地区,5%来自国内其他地区。

年广西明确提出“加快整合北部湾港口资源,打造向海经济”,由区里出面协调三地港口发展,下大力气解决深层次问题。

进入新世纪,两广的差距开始扩大,在中国加入世贸后,珠三角制造业蓬勃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珠三角制造业成本急剧上升迫切需要转移,广东提出“双转移”战略,这样一个产业大蛋糕周边省份都想趁机分“一杯羹”,湖南、湖北、江西、贵州等省快马加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主动融入珠三角经济圈。

反观广西,另起心思升级“西南出海大通道”战略,喊出了做中国-东盟自贸区桥头堡的口号。

东盟除了新加坡是发达国家,剩下的都是发展中国家,并不能给广西带来多少投资项目。同时,由于桂东南的交通历史欠账太多,没有及时修通对接珠三角的高速公路来承接产业转移,直到年通往珠三角的岑罗高速才建成通车。铁路方面,年柳州、桂林、钦北防同时通了高铁,而连接广东的南广高铁在年才通车,甚至连革命老区百色都在年通了高铁,广西人口第二大城市的玉林至今还没有迈入高铁时代,连接深圳的南深高铁也要几年后才能通车。

可以说,新世纪的这十年,广西既没有吸引到东盟的多少投资项目,也在跟周边省份争夺珠三角产业转移中处于下风,两边落空。

广西已建成及规划的高速公路大部分集中在中部、北部和西部

进入十三五时期(-),广西才加大通往广东的高铁建设

02发展战略重心不断变化

我们来看看广西这三个十年的发展轨迹,九十年代北海失败了发展防城港,防城港不成就搞钦州,北部湾沿海始终未能建成一个龙头城市,直到今天北钦防的城区人口都没超过万,流动人口更少的可怜,再加上海港远离广西工业中心,没有来自西南的货物,工业一直发展不起来。

另外,南宁和柳州存在“老大之争”,由于历史原因柳州一直是广西第一大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直到首府迁至南宁后,广西把柳州铁路局总部也迁到了南宁并更名,大部分工业也搬到了南宁,造成柳州工业优势得不到发挥,逐渐走向衰落,例如柳州的汽车工业已被其他城市远远地甩在了后头。

南宁在获得全省资源注入后,也没有实现出人意料的发展,年,南宁的经济增速只有6%,低于广西全区6.8%的增速,GDP为.56亿元,首位度为20.2%,在整个西部地区都处于靠后状态。由于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火车头带动,广西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处于劣势。

中西部的湖北、陕西、四川等省在强省会战略下迅速崛起,发展一日千里。面对与兄弟省份越拉越大的差距,广西在年相继提出两大战略,强首府战略和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广西这次大举动能否抓住机遇,追回失去的三十年,让我们拭目以待!

1
查看完整版本: 既沿海又临近粤港澳,为什么广西却发展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