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8/3 19:13:00
明天,年高考如约而至,数千万考生将走进考场,迎接他们学习生涯中的重要一刻。年到年,恢复高考已有42年。不一样的年代,不一样的高考故事,或热血沸腾,或感慨万千……今天,年高考前一天,5位不同年代的高考“过来人”,向我们讲述了他们的故事。戳视频走进“那些年的高考”04:29余凡/年参加高考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退休前为绵阳晚报总编辑年恢复高考后,余凡参加了年和年两届高考。在此之前,他已经进入工厂工作,还是一名优秀工人。为什么没有参加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试?余凡说是因为他胆小,不敢参加。后来在工友的鼓励下,余凡开启了自己的“高考旅程”。年参考,他获得高分,那时候余凡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于是几乎所有志愿都报考了师范专业。但是这一梦想却被一纸体检报告打破,因右脚比左脚短两了公分,他与教师讲台失之交臂。第二年,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复习,最终“双喜临门”,成为优秀工人的同时,还等来了四川大学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毕业后,国家会分配工作,而且都是好工作。可老家还有等了他四年的未婚妻,加上受身为新闻工作者的父母影响,余凡放弃了去北京发展的机会,选择留在四川,接力父辈们的新闻事业。郑兆祥年参加高考毕业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现为成都天大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做一行爱一行,持续不断的拼搏奋斗是我身上最突出的特点。”毕业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从事计算机软件工作30年的郑兆祥这样评价自己。年,来自安徽农村的他,因为高考第一次坐了火车。因为高考,他成为家乡方圆二、三十里内的第一个大学生。高考后,没有礼物也没有旅游,有的是父亲为全村人播放的一场电影,但这同样是他对于高考最宝贵的记忆。“高考对我来说,对于我那个年代的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机遇!”因为高考,他能够进入大学,接触并学习到计算机相关知识。毕业后,他进入某研究所任工程师,年创办公司。正是因为做一行爱一行,通过不懈奋斗,目前公司已经成为一家专业从事广播电视、微波通信测量仪器研究和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王暾年参加高考浙江大学工学学士、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博士、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物理学博士现为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的老家在四川达州大竹县,虽然身在农村,但他从来没想过自已考不上大学,在他们家,孩子上大学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家里的大爷就是一名大学生,而父亲也是一位老师。从6岁开始,王暾就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当科学家!为此,他在高中时就开始自学无线电,直到高三了才开始认真备考。他的本科、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博士后所选的专业,都是为能成为一名科学家作准备。年,王暾正在奥地利科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这期间汶川地震发生了,他当天决定回国,开始从事地震预警工作。虽然这和他所学的专业并不相符,但王暾却觉得,如果把他所学的所有专业综合起来,也有可能创新出新的地震预警体系,这也是科学家的另一种延生。用科学服务社会不能是一句空口号,而是应该结合国家的需要,结合自已的专业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生梦想和自我价值。在王暾看来,高考很重要,但也只是人生万里长征的起点而已,他希望所有学子考上大学,不能只为就业,而是应该考虑如何用所学知识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这样才是最有价值的。刘冠嘉年参加高考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现为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土建工程管理人员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刘冠嘉,在成都地铁工作已有6年多的时间。说起高考,他觉得既兴奋又紧张。来自家里、学校以及整个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