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简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散文奶奶做的桂花糖
TUhjnbcbe - 2024/10/4 16:25:00
白癜风患者微信群 http://www.zguolife.com/news/49652.html

桂林解放桥头,有几排南北走向相互联接的两层木屋,奶奶住在临漓江边上游路这一排,地势走平的二楼两间房里。

找不到老照片了,遗憾!奶奶就住在照片中河左岸的桥头。

到了秋天,奶奶会带着我,在老盐街这一带,找一棵开得很盛的桂花树。在树下展开一张布,成熟的桂花,金黄金黄的,随着微风,缓缓飘落。哪怕一丝风都没有,也会轻轻松松铺满一地,所以奶奶不会像其他人一样去摇树,只是静静地坐在旁边看着我玩耍。小时候光着膀子疯跑也其乐无穷,跑累了,奶奶会给我讲讲比如桂林山水传说之类的故事,扇着大蒲扇,慢慢等我收汗。约莫快到煮饭的时间了,就轻轻抖一抖布的四角,包起来,牵着奶奶的手回家了。

盛开的桂花,满城飘香,无比幸福。

到家用个平簸箕,把桂花摊开,上面盖一层纱布,挂起来阴干。到做桂花糖那天,期盼不要太热。先还得炒花生,把花生仁放中干锅中用中火翻炒。那时用的是蜂窝煤炉,中火是多大火也不知道。不需要多少下,花生仁没有什么水份了就取出。在罐里舀一陀猪油放入锅中,等油化开始冒烟了,再倒入花生仁,不断的翻炒。炒到外表金黄,锅里小爆不断时就可以出锅了,放在一边凉着,再把油倒回猪油罐里。

没有那么多糖,所以也不需要太多桂花。

那时我见过两种黄糖,一种黄得偏褐、偏黑,一种金黄偏棕色。平时奶奶煮甜品的时候都是用偏黑色的那种,化成糖水以后,要用纱布滤两三道才能用。做桂花糖就得用棕色这种,也曾经问过奶奶,为什么不用白糖做桂花糖呢,她只说用白糖做不好吃的。白糖是很精贵的,只有客人来了、有人身体不舒服了、逢年过节了才能用。

熬糖可是个累活,先得把块状的黄糖切碎切碎,再把它碾成近似粉末。放入热锅里,不能放水,奶奶说放水就会变酸的。中大火,不断地刮着锅底搅拌,一刻也不能停。我也不是吃闲饭的,我得负责帮奶奶频繁擦汗。

这时候炒好的花生仁凉得差不多了,把它装入一个厚布袋里系紧口子。不断地挤压搓揉花生仁,奶奶说不能等到凉透了才搓,那样会难以去皮。奶奶可以一手熬糖,一手搓花生仁,有时也让我帮帮忙。搓完以后,我负责摊开吹花生仁的皮,经常吹得自己满头满脸都是,吹得腮帮子都痛了都吹不干净。只能我来熬糖,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换左手,奶奶还一再催促快点快点,焦了就不好吃了。奶奶把花生仁推到一边,把底部的皮一吹,再和两和花生仁又推到另一边,几下就吹干净了。

甜酒、汤圆、白木耳等甜品中奶奶都喜欢放一些桂花干,特别香甜。

糖熬好后,小火保着温。一点点加入桂花,糖还得不断的搅,直到加入足够的桂花,并搅拌均匀。多余的桂花留起来,可以煮甜酒汤圆、绿豆汤等甜品时放一些。奶奶说桂花加多了也不好吃,会香气太腻压过了糖香;加少了也不好吃,桂花味不浓就没有桂花糖的特色。最好是出来的每块糖里,有四、五小朵桂花。

在一块光滑的木板上,把花生仁大致铺均匀,用四根筷子一围。再用一根筷子沿着平铺的筷子上面一擀,去掉多余的花生仁,如果有白芝麻,奶奶还会撒上些许炒过的白芝麻。

把糖浆慢慢地、均匀地倒在花生上面,倒多了处理起来很麻烦。奶奶倒得很均匀,倒好之后稍微用筷子压压擀擀即可。等花生桂花糖凉一阵,不要等到凉透硬透,就赶紧用刀切成一寸长半寸宽的小块。每次做三板花生桂花糖,然后奶奶会做一板纯纯的桂花糖,我会迫不及待的把切糖时的碎末先捡来吃了。

花生芝麻桂花糖。我还是最喜欢桂花糖,加入花生也不错,但主要是为了出料多一些。

接着把锅里加些水,加热把剩余的和流不下来的糖,化成糖水备用。等桂花糖硬透了,每样会给我一块,剩余地装在木盒子里,用个篮子挂在横梁上。看得到,闻得到,够不着,今年就这么多了,要做得等到明年,要管一年呢。但是我也不着急,反正我表现好听话、成绩好,会得到一块花生桂花糖,特别好的话,还会有一块纯桂花糖。所以拿到两块糖后,总是乐呵呵地一蹦一跳的去楼下玩去了。特别讨厌那些朋友亲戚带着小孩来,因为奶奶也会奖励他们一块两块,不管他们有多么讨厌。

桂花糖还有多少块我大致都有数,每次做完糖奶奶都会问我做得好不好呀,好不好吃呀,从未见奶奶吃一块。

桂林很多家里都会做桂花糖,也有很多作坊、食品厂会生产桂花糖,但都远远不及奶奶做的桂花糖。

象鼻山与伏波山之间是我小时候的乐土,但印象远不及奶奶的万一。

#情感美文##我要上头条##情感#

本文由chaoqianghaiyi原创,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散文奶奶做的桂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