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简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发展桂林又迎来一批大项目新消息,涉及 [复制链接]

1#

随着下半年的开局,桂林城市建设和发展开启新一轮蜕变。

近日,关于桂林多个大项目的消息传来,涉及七星、叠彩、临桂等区域,推起来看看有何项目。

桂林世外人间项目

7月1日,临桂区自然资源局发布了关于《桂林世外人间生态养生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的公示。

项目规划用地位于临桂区北部,项目总范围面积亩(.2公顷),规划区总用地面积.2公顷(其中建设用地总面积为.97公顷)。

根据公示,项目位于临桂区临桂镇麒麟村委和灵山村委之间,桂林绕城高速公路旁,临近西二环路、桂林市中心(距离秀峰区仅15千米),未来规划道路直接连接市中心。

项目总体定位为“养生福地·山水康城”——国际生态温泉文化康养小镇,规划居住人口规模为人,旅游人口规模为1.5万人。项目构筑“一环,一水,一廊,双心,三区,多节点”的空间布局,规划花树景观大道、山水温泉康养区、文化康养区、田园森林康养区。一环:生态交通环(花树景观大道),将南北三区有机串联一水︰依托桂林桃花江支流和内部水景融合打造景观湖一廊∶以现状山地形态和景观视野构筑“桂林山水走廊”双心∶即南部温泉康养中心和北部文化康养中心三区∶山水温泉康养区、文化康养区、田园森林康养区多节点︰依托交通,山地景观构筑的特色旅游配套与景观节点。

项目资料效果图,仅供参考

由于临桂撤县设区,行*地位发生变化,项目定位、城市功能和用地布局需要适时调整。此外,因发展*策及市场需求的巨大变化,原规划定位及发展目标不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从规划内容可以看出,该项目在用地布局、交通道路、公共设施等方面进行了调整。

项目网络效果图,仅供参考

调整内容主要有:总建设用地面积(不含道路)由73.97公顷调整为86.16公顷,增加12.22公顷;总建筑面积由68.16万平方米调整为93.70万平方米,增加25.54万平方米;容积率由0.92调整为1.09;商业用地面积调整为56.95公顷,增加37.28公顷;建筑面积调整为61.92万平方米,增加33.99万平方米;容积率由1.42调整为1.09;居住用地面积调整为24.98公顷,减少16.81公顷;建筑面积调整为30.00万平方米,减少3.43万平方米;容积率由0.80调整为1.20;总体商住比由4.5:5.5调整为7:3。

新增2处9班幼儿园、2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2处养老设施。

项目用地平衡表

起底桂林世外人间生态养生项目前世今生:年,该项目被列为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预备项目。年10月,获得自治区人民*府的建设用地批复,11月临桂区*府发布《征收土地方案公告》,征收临桂镇灵山村委、麒麟村委范围内的10个地块,用于项目建设。

在年12月,桂林世外人间特色小镇项目举行了开工典礼。随后,在年8月,临桂区与深信银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就桂林世外人间特色小镇项目签约。

年开工现场图片

此前的资料显示,世外人间特色小镇项目将分期开发,预计投资人民币约50亿元,将打造集文化旅游、康养度假、休闲商业、山水游憩、生态农业、文化感悟、智能科技与生态居住于一体的文旅康养山水生态特色小镇及桂林全域旅游目的地。项目地形地貌为土山丘陵,植被良好,并有亩左右湖塘和水量大、水质优的温泉,利于低碳环保一系列旅游产业开发。

项目建成运营后预计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万人次,同时将带动附近村委近户村民走上旅游致富之路。

项目网络效果图,仅供参考

众所周知,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临桂已经成为桂林新的行*、商务和文化中心,在生态养生项目方面,算是“后起之秀”。年,来自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学学会等机构发布的“年中国康养县域发展潜力强”显示,桂林有两个城区上榜,即象山区和临桂区。其中,象山区以康养指数77.14排在37位,临桂区则以康养指数75.84排在39位。

近几年,桂林的康养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如龙光国际养生谷、信和信大中华养生谷、融创会仙湿地国际旅游度假区等。

象山区和临桂区作为年中国康养县域发展潜力强,有着成为“康养城区”的巨大潜力。临桂区域内生态环境优质、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在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带动下,片区的交通、医疗、人居生活等配套也日渐完善。期待这一回,桂林世外人间生态养生项目可以顺利开发,成为临桂康养项目的代表力作。

桂林健悦大健康产业园

日前,临桂区自然资源局发布了《桂林健悦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拟建设的桂林健悦大健康产业园项目总平面图公示》。

公示显示,项目位于桂林市临桂区临桂镇西城大道与沙塘大道交叉口;项目用地性质为科研用地,用地面积.6㎡,建筑密度25%,容积率1.6,绿地率30.01%,建筑高度小于60米。

项目总建筑面积.7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平方米,主要建筑物有3栋楼。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