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照片百胜一直对于问题鸡肉事件避重就轻,只是将责任推卸到养殖户身上,外界认为这一处理方式缺乏诚意。
调查发现,很多外贸企业无论订单是否稳定,其利润率很难超过5%。特别是在成本上升压力挤压下,利润率降到1%、2%,甚至有的是零利润。陈铭介绍,以嘉顺为代表的家纺服装行业利润率大概是5-6%。“由于今年工资上涨了35%,毛利率就变得不到4%。如果再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利润率就会降到不到2%。”陈铭说,“2009年,我们出口额大概5个亿,和今年预期的差不多,但销售利润率低了,这是今年行业都普遍面临的情况,所以行业情绪很悲观。”
据远大购物中心雪肌精品牌化妆品的销售人员介绍,日本地震引发核泄漏以后,来此购买化妆品的顾客明显多了起来,很多顾客一买就是几大瓶。以前顾客购买化妆品都是挑生产日期近的买,可是现在顾客都挑选3月11日以前生产的产品购买。她们主要担心,大地震发生以后生产的化妆品会受到核辐射。
作者:闵侬最近,以胡舒立女士《何必讳言“不救市”》一文为标志,关于*府是否应该出手拯救股市的争论急剧升温。以“市场派”自居而反对*府救市的一方,武断地认为美国*府最近一段时间不断加大力度的相关举措,实际并非救市之举。在这种情况之下,回顾一下美国在上世纪以来市场管理手段的演进,我们也许可以学到一些新的东西。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历了从使用“常规武器”到“生化武器”乃至即将可能采用“核武器”的阶段。“常规武器”很好理解,是降息和减税。“生化武器”则复杂得多,它包括一篮子打破美国金融监管过程中过往判例经验的非常手段。而终极性的“核武器”则是美国财长保尔森最近提出的要改革美国金融监管模式,成立“金融大部制”的可能性。在美联储推动摩根大通银行并购贝尔斯登事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几项金融创新。为了解决贝尔斯登危机,美联储直接出面召集多家机构出价,最终确定由摩根大通接手后,还通过贴现窗口借给后者290亿美元来应付贝尔斯登持有的流动性较差的资产组合带来的资金压力,这种举措都是1929年大萧条后没有的。被认为是“更危险的举措”的,则是美联储对投行开放了贴现窗口和一级交易商融资工具,并且创设了短期资金拍卖工具。有了这些工具,投行也可以随时使用贴现窗口,什么都可以抵押,连房贷债券也收,只要愿意付出高息就可以借到数目不封顶的短期资金。毫不夸张地说,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真的就是“坐在直升飞机上满华尔街撒钱”,在一个月内至少向市场注入了1000亿美元的流动性。保尔森提出的“全面改革美国金融监管制度”,其目标是要将“1929年大萧条”以来一直在实施的监管框架彻底重组。这个改革目标就是把美联储进一步向“央行”的方向改造,让其创设新金融工具的做法充分合法化、效率化,以应付全球不断扩张的金融活动的规模以及由此产生的风险。我们认为,美联储、美国财*部在次贷危机发生后的一系列作为都具有极强的启示作用,联系到美国近100年来的金融业大起大落和金融监管手段的与时俱进,对刚刚开始打开国门、即将全面参与全球金融竞争的中国金融机构和监管者来说,都是非常好的借鉴。纵观1930年代、1970年代、1987年、2001年等数次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尽管成因和影响均不同,但呈现一个明确的趋势:监管者反应越来越迅速、手段越来越灵活。1929年大萧条发生后,直到1933年美国才颁布了《银行紧急救助法令》,两个月后罗斯福签署《联邦证券法》,此后通过《1933年银行法》,拉开了“*府救市”而不是靠“摩根先生救市”的大幕。1970年代的“漂亮50泡沫”破灭并伴随“水门事件”等令美国经济再陷危机,但它促使美国《证券法修正法案》的诞生,令纳斯达克市场建成、计算机交易系统普及,由此奠定了美国资本市场在全球的领先。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促成了格林斯潘的伟业,他果断开闸释放流动性,一天降低了75个基点的联邦基金利率并迅速结束了危机。在2000年科泡沫破灭后,美国金融的两个最重要变化是“萨班斯法案”和“房贷创新”,令股市信心回归,甚至“9·11”导致的经济波动也被消费增长和房地产价格上升所消化。这些变革历程实际上生动地叙述了一个历史演进逻辑:资本市场作为最灵敏最具创新精神的市场,总是能最早发现并以泡沫崩溃的方式反映实体经济中的问题,因而它也经常会超越现行监管体制和法律框架的想像力极限。而有经验的监管者总是能从这潮起潮落中吸取经验教训,完善监管手段并尽力成为“暴涨暴跌”的“反周期阻尼”。一次次的金融危机,促进了美国金融监管当局一次次的市场创新。从这个意义上反视当前中国内地的“救市之争”,我们认为,“救市”不单单是救“股市”,救的还是资本市场大幅波动暴露出来的潜在的实体经济可能发生的“信贷紧缩”或“流动性枯竭”的大震荡。而某些以“市场派”自居的人,思维逻辑停留在刻舟求剑的形式上,骨子里对于市场的认知是相当苍白和片面的。
帖子发布当天,关注量急剧飙升,煽情的文字更是一呼百应。发现,友“鼓力”打气的对象并不限于自己的亲人、爱人、朋友,除了温州动车事故中的幸存者,还包括中国足球、广州金沙洲的居民、正在“蜗居”和“裸婚”的80后、明星张柏芝等等。“大家相互‘鼓力’,忒带劲了,我都被那股真诚的力量打动了”,友“静琪”说。